“新滨城银行”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,林墨提出的“下沉服务、滴灌实体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随着“滨城助业贷”等产品陆续落地,一笔笔资金如同甘霖,开始滋润滨城这片干涸已久的实体经济土壤。媒体的赞誉从最初的试探变成了持续的报道,林墨和他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。
然而,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,暗礁悄然浮现。
第一个麻烦来自内部。银行重组,必然伴随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。尽管林墨极力强调稳定,承诺通过培训和考核进行筛选,但触及部分人的固有利益时,阻力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。
一天,负责信贷审批的副总经理,一位在滨城商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“老银行”,拿着一份贷款申请找到林墨,脸色不太好看。
“林组,这笔‘助业贷’,按我们刚推的风控模型,评分卡在临界点,系统建议人工复核后否决。”副总将材料放在林墨桌上,“但申请人是开发区管委会刘主任介绍过来的,是做市政工程配套的,以前跟我们行合作很多年,关系一直不错。您看……是不是可以特事特办,灵活处理一下?”
关系户!林墨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。这正是旧有信贷文化最顽固的病灶之一——风险判断让位于人情关系。
他拿起材料仔细翻阅。这家企业表面看资质尚可,但其主营业务高度依赖zhengfu项目,现金流波动大,且负债率已处于高位。按照新的风控标准,确实存在风险。
“王总,”林墨放下材料,语气平和但坚定,“我们建立新的风控模型,就是为了让标准说话,减少人为干预。既然系统提示风险,并且有理有据,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个判断。麻烦您回复刘主任,感谢他的推荐,但根据我行现行的信贷政策,目前无法满足该企业的融资需求,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其他财务优化建议。”
副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,嘴唇动了动,似乎想争辩什么,但最终还是没说出来,拿起材料,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办公室。
林墨知道,他这么做,肯定会得罪一些人,甚至可能在行内引起不小的波澜。但他更清楚,如果今天开了这个口子,明天就会有无数个“关系户”涌来,他们辛苦建立的新规则将形同虚设,重生的银行很可能重蹈覆辙。
内部的暗流尚未平息,外部的压力接踵而至。
这天,林墨接到了陈永清从总行打来的加密电话,语气严肃。
“林墨,滨城那边,最近是不是拒绝了开发区一家叫‘宏远建材’的贷款申请?”
“是的,陈行。根据风控模型,这家企业风险偏高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肆意人生 张天牛的盗墓日记 惦记NP高H 放学等我_酱子贝【完结】 综名著之19世纪英格兰乡村爱情 凡人修仙:从废丹杂役开始 四合院,何师父的小院子 大唐江山令 未婚夫为美女邻居拆网线后,我杀疯了 从退婚开始成为纯阳仙帝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明晚要去海边吗 我就是一个武徒,大帝你怎么跑了? 轮回九十九世,这一世我不苟了 鬼眼道士我的阴债有点多 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! 坠入月光 九阴九阳 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 冷战五年后和离,傲娇世子爷又沦陷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