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>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 > 第103章 数据之觞(第1页)

第103章 数据之觞(第1页)

碳市场狙击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,“金盾”系统敏锐的触角,已感知到另一股更具颠覆性的暗流,正沿着数字经济的毛细血管悄然渗透。

这一次,危机不再源于传统的信贷资产或大宗商品,而是指向了被喻为“新时代石油”的——数据。

风波起于微末。滨城几家接入了“新滨城银行”旗下“科创信贷工场”大数据风控平台的中小科技公司,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,遭遇了不同程度的“数据投毒”攻击。攻击并非粗暴的黑客入侵,而是更精巧的“污染”:它们提交的、用于申请贷款或供应链融资的实时运营数据流中,被悄然混入了极其隐蔽的异常值。这些异常值单个看似无害,甚至能通过常规校验,但累积起来,却足以扭曲风控模型的判断——或是虚增企业的经营健康度,或是掩盖潜在的风险点。

“手法非常专业,针对的是我们模型的特征工程和聚类算法。”赵工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异常数据流,脸色凝重,“这不是普通的商业间谍,对方对我们风控平台的技术架构和算法偏好,似乎有超出寻常的了解。”

林墨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银行的信贷决策,日益依赖于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。如果数据源头被系统性污染,那么整个智能风控体系将形同虚设,甚至可能引导资金错误地流向高风险领域,积累系统性风险。

几乎同时,一场围绕“数据资产估值”的舆论战,在国际层面率先打响。

一家与“智库a”关系暧昧的硅谷智库,发布了一份备受瞩目的研究报告,核心论调直指中国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“数据资产泡沫”。报告声称,中国企业对其用户数据、行为数据的估值模型存在严重缺陷,高估了这些数据在严格隐私保护法规下的实际变现能力,并暗示其赖以融资的“数据质押”模式,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楼阁。

这份报告迅速被国际主流财经媒体转载,并开始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,尤其是那些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平台型公司的估值判断。几家正在与“新滨城银行”洽谈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科创企业,其外部投资机构的尽调态度立刻变得审慎起来。

“他们这是要双管齐下,”林墨在核心团队会议上分析,手指敲打着桌面,“一边污染我们内部决策的数据源头,一边在外部摧毁我们数据资产的信用基础。目的很明确——瘫痪我们的智能风控,阻断数据驱动型企业的融资通道。”

苏晴从境外补充了更关键的情报:她追踪到,那几家异常活跃的、质疑中国数据资产价值的对冲基金,其核心分析师近期频繁出入瑞士一家名为“阿尔法数据工坊”的机构。这家机构表面从事数据合规咨询,实则被业内怀疑是“智库a”进行数据操作和技术分析的重要外包中心。

“我们有理由怀疑,‘数据投毒’的攻击源头,甚至那份唱空报告的底层‘分析’,都可能与这家‘阿尔法数据工坊’有关。”苏晴的判断让整个事件的脉络逐渐清晰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放学等我_酱子贝【完结】  轮回九十九世,这一世我不苟了  鬼眼道士我的阴债有点多  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!  大唐江山令  九阴九阳  张天牛的盗墓日记  未婚夫为美女邻居拆网线后,我杀疯了  综名著之19世纪英格兰乡村爱情  四合院,何师父的小院子  我就是一个武徒,大帝你怎么跑了?  实力不允许我低调  惦记NP高H  凡人修仙:从废丹杂役开始  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  明晚要去海边吗  从退婚开始成为纯阳仙帝  冷战五年后和离,傲娇世子爷又沦陷了!  肆意人生  坠入月光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