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>寒门状元:我的大脑通古今 > 第157章(第2页)

第157章(第2页)

亦或是折算成粮食。

如此,流民凭力气吃饭,心安理得,不致闲散生事;

县尊得了修缮好的水利道路,

惠及全县农耕交通,乃实实在在的政绩;

所费钱粮,远比单纯施舍要少,且见效快,一举三得。”

王璞听得眼睛越来越亮!

这思路…简直如同在他混沌的脑海里劈开了一道光!

对啊!怎么没想到?

让流民干活!

他们有了活路,县里得了实惠,花费还少了!

“妙!妙啊!”

王璞激动地站起身,在堂内踱步。

“此法大善!

不仅解流民之困,亦兴本地之利!

玉衡,你真是本官的子房孔明!”

“老父母谬赞。”

苏惟瑾谦逊一句,继续道。

“此其一。

其二,流民中若有手艺人,

如木匠、篾匠、织工等,

或可由县衙作保,牵线搭桥,

联系城内相关作坊接收,

或鼓励他们自行制作些竹木器具、粗布麻衣,

由县衙设法代为销售,

甚至可考虑组织一个小型的‘流民匠作市集’,

给予几日免税,使其能自食其力。”

“匠作市集?免税?”

王璞再次被这新奇想法击中,

细细思量,越想越觉得可行!

这不仅能安置部分流民,

甚至可能成为沭阳一个特色!

苏惟瑾话锋又一转,

声音压低了些,带着一丝引导性:

“此外,学生近日翻阅一些杂书游记,

听闻闽浙沿海有海商带来些海外新奇的作物种子,

名曰‘番薯’、‘玉蜀黍’。”

“番薯?玉蜀黍?”

王璞茫然,他从未听过此物。

苏惟瑾脑海中迅速检索来自未来的记忆碎片

——他依稀记得,番薯和玉米都是在明朝中后期才陆续传入中国,

大致是在万历年间才逐渐推广。

此时提及,确实有些超前,

但也并非全无可能。

沿海一带商贸往来频繁,

或许已有零星传入,

只是尚未广为人知。

他斟酌着语句,解释道:

“学生也只是在些残本杂记中偶然瞥见,语焉不详。

据说那‘番薯’,

亦有称为‘甘薯’或‘金薯’的,

源自海外,耐旱易活,

山地硗薄之地亦可种植,

块根肥大,可充粮食。

而那‘玉蜀黍’,或称‘苞谷’,

籽粒如珠如玉,产量似也不低。

据那零星记载,

如今或许在闽粤沿海极个别地方有所试种,尚未北传。”

他稍作停顿,让王璞消化这闻所未闻的信息,继而道:

“此二物若描述属实,

不择地力,耐旱耐瘠,

且产量远超麦粟,

若能设法寻来些种子,

在沭阳山地旱塬试种成功,

岂非大大增加粮食产出?

将来即便再遇灾荒,

百姓也多一重果腹之物?

此乃长远惠民之策。”

“竟有如此神物?!”

王璞惊得瞪大了眼睛,

呼吸都急促起来!

作为一地父母官,

没有什么比“粮食增产”更让他心动的了!

若真如苏惟瑾所言,

此物耐瘠高产,那简直是天赐祥瑞!

虽然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,

甚至像是海外奇谈,

但苏惟瑾过往的精准建言已建立了足够的信任。

超频大脑精准地控制着信息输出的剂量,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牛头人转生  小青的故事  绿盾工程:沙漠腾起的新丝路  举国飞升!十四亿魔修吓哭异界  [名著同人] 玉兔闯伦敦  顾总,你前妻在科研界杀疯了!  满级玄学大佬的还债生活  他说不爱,婚后却沦陷了  我不想当黄毛,可是……  恶堕美母佳佳  综漫从秦时开始  宠婚入骨  随母改嫁进大院,四个大佬继兄抢着宠  庶子夺唐  绝代狂婿  拍戏,获得超能力  网恋奔现竟是我初恋?!  我爱上了双胞胎  圣使少女无色纯钻的淫堕  福女娇妻带著空间穿八零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